close

 


在佛陀的本生譚中,有鼠嚙衣之記載: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,有一位婆羅門,家境富裕,奴婢無數。常以衣服占卜吉凶。


一日,婆羅門自家臣中得知自己的新衣被老鼠咬破,遂以咬破痕跡、大小、方位,占出是為凶相。認為碰觸此衣者,不僅自身將遭遇不幸,相關者亦必災難臨身。處置方法,即將之丟棄於墳場,以免有人受害。

   
當婆羅門子受父教,以竹竿拖住衣服送往墳場時,巧遇一修行者,得知棄衣原委,即拾取歸去,並告以衣物不干於吉凶,要者在棄其邪信,方能從迷惘中脫出而見真正光明。佛典中之鼠嚙衣,實亦關連著古時印度人之迷信,十衣中的塚間衣,亦可謂即為迷信下所棄之衣,或屍體所著之壞衣。




在佛教經典中,最為眾人所熟知的老鼠故事,莫過於「黑白二鼠」的譬喻。此事見於《佛說譬喻經》,《維摩經》七喻之一「二鼠侵藤」亦敘述此事。有一個旅人,行過空曠的荒野,忽見一象自草叢中竄出,旅人驚慌奔逃,狂象窮追不捨。忽見前有一口枯井,傍有樹根垂下,旅人遂沿樹根躲入井中,逃過狂象的追逐。

   
當旅人稍鬆口氣時,赫然發現井邊盤躆著四條毒蛇,伸著蛇信欲嚙旅人;當旅人想再往井底下墜時,低頭乍見井底蜷曲著一條毒龍,雙眼血紅,狀甚恐怖。井外有狂象,井中有毒蛇、毒龍,僅賴樹根將身體懸掛半空中,危險至極。是時,忽見黑白二鼠啃噬著賴以存命的樹根,旅人驚恐萬分。



正當旅人進退維谷、上下不得之際,忽然從樹上蜂窠滴下五滴蜂蜜,剛巧滴入旅人口裡,甘甜美味,旅人頓時忘卻了眼前的危險。其實,蜜蜂正欲飛下來螫人,又井外荒野忽然起火,正朝井邊大樹燃燒。

   
此則譬喻中之空曠荒野,比喻我等眾人生活在無明闇夜中;旅人者,你我眾生之類。狂象喻無常之追趕,枯井喻生死之淵,樹根比喻人的生命,四毒蛇喻人的四大因素,黑白二鼠代表晝夜,二鼠啃嚙樹根比喻人的念念生滅,晝去夜來;若樹根嚙盡,表示生命斷絕。五滴蜜比喻五欲,即財色名食睡五種欲望。蜜蜂喻邪思,火喻老病,毒龍喻死亡的陰影。

   
此譬喻係佛陀在祇園精舍對勝光王的說法。告誡世人,在自己的周遭有著太多的危機,若不及時醒悟,而更沉溺於五欲之享樂,則死亡無常的陰影將讓你喪身失命。

   
黑白二鼠,比喻白晝黑夜,日復一日,年又一年,人生的歲月即在白黑交替中逝去,「是日已過,命亦隨減」,怎能不謹慎精進,從五欲的貪婪中回頭轉身。

 



http://www.fgs.org.tw/affair/culture/unigate/248/29_248.htm

http://www.fgs.org.tw/affair/culture/unigate/248/29_248.htm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法緣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